蔡文姬,名琰,是東漢末年有名的才女,乃是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她因父親學識淵博,幼年便受到了極好的教育,又因天資聰穎,幼年便可出口成章,時人奇之。蔡文姬不僅對文學頗有造詣,在音樂,書法當年也頗有建樹。
三國志戰略版:下載地址
蔡文姬是什么歷史人物
蔡文姬少年曾嫁于世家大族河東衛氏衛仲道為妻,夫妻二人郎才女貌,想來已是佳偶天成。然而,好景不長,衛仲道早亡,二人無子,蔡文姬便被遣送回家。
若是就此于母家了卻半生,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歸宿,命運卻偏偏沒有對這個已經失去丈夫的女人心慈手軟。
公元195年,中原內有叛臣作亂,外有匈奴虎視眈眈,蔡文姬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匈奴左賢王擄走。亂世之中,一個男子尚且難以保住性命,更何況蔡文姬一介弱質女流,她不得不陪伴在一個劫掠她的男人身邊侍奉,日思夜想,想回到家鄉。這一等,就是十二年,在這十二年里,蔡文姬不僅做了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心智上,也和從前有了極大的不同。
曹操向來喜愛詩詞文書,因此與當世大儒,蔡文姬父親蔡邕相交甚好,他見蔡邕膝下沒有子嗣,又得知他與女兒分離多年,憐憫他有慈父之心,就用用金璧從匈奴那里將蔡文姬贖回來,又將她嫁給董祀,給了她一個圓滿的結局。
蔡文姬以此結束了十二年孤苦無依,飄蕩在外的日子。她歸來以后,作有《悲憤詩》兩首,這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創作的空間。感人肺腑的《胡笳十八拍》也是這時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