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防的核心兵種搭配需要兼顧防御工事破壞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反坦克炮是城防體系的基礎單位,其高傷害特性對裝甲單位有顯著克制效果,建議部署在森林地形以獲得攻擊加成。炮兵單位作為遠程火力支柱,應布置在防線后方安全位置,需搭配偵察單位提供視野支持。坦克部隊承擔正面攔截任務,適合在公路地形展開防御陣型,與反坦克炮形成交叉火力網。
防御塔的擺放位置直接影響城防效果,建議緊貼主城布置而非邊緣區域,這種布局能迫使進攻方在拆塔時陷入部隊包圍。輕型坦克與反坦克炮的7:7配比是性價比較高的基礎防御配置,裝甲車作為機動單位可部署在側翼用于突襲敵方步兵或炮兵。當面臨多線進攻時,防線需收縮至主城外圍建筑,利用建筑卡位機制減少部隊損耗。
資源分配方面,鋼鐵和橡膠是維持城防兵種生產的核心物資,需優先保障其產量。科技研發應側重提升防御類兵種的攻擊力與生存能力,包括反坦克武器升級和裝甲強化。兵力補充機制是防守戰的優勢,需在交戰時保持軍備生產線的持續運轉,確保損毀單位能快速替換。
高級城防需考慮多兵種協同,火箭炮對集群目標有范圍殺傷優勢,適合應對大規模步兵沖鋒。自行火炮在森林地形能發揮最大效能,但需注意其射程超出視野的問題。防空單位如高射炮必須納入防御體系,防止空中單位繞過地面防線直接打擊關鍵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