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戰的核心兵種搭配應以盾牌兵為主力防御單位,配合騎射手、弓兵和投石車形成立體防御體系。盾牌兵的高防御屬性使其成為城墻前的第一道屏障,能有效吸收敵方騎兵和步兵的沖鋒傷害,同時為后排輸出單位創造安全的攻擊環境。騎射手憑借機動性可快速填補防線缺口,弓兵則提供穩定的遠程火力壓制,投石車作為戰略單位能對敵方密集陣型造成范圍打擊。這種組合兼顧了防御縱深和火力覆蓋,是守城的基礎框架。
守城時需特別注意兵種的出手優先權機制,防御方的攻擊順序為執盾兵優先承受傷害,其次是長戟兵和近戰騎兵,最后才是遠程單位。因此合理分配盾牌兵數量至關重要,通常建議將其占比控制在總兵力的40%左右,確保能完整覆蓋敵方第一波進攻。弓騎兵作為特殊單位會優先攻擊后排,這要求守城方在城墻后方布置適量近戰騎兵進行反制。投石車雖然攻擊頻率較低,但其對敵方攻城器械的破壞效果顯著,應保持至少15%的配置比例。
城防設施的協同配合是守城成功的關鍵因素。在布置兵種時需考慮箭塔的射程覆蓋范圍,將主力防御部隊集中在箭塔火力支援區域內。陷阱的擺放位置應與盾牌兵的防御陣線保持適當距離,通常設置在城墻外兩格區域效果最佳。當敵方使用大量攻城器械時,可臨時調整陣型將部分近戰騎兵前置,利用其高機動性快速摧毀投石車等戰略目標。守城過程中要實時觀察敵方兵種變化,通過醫院及時治療傷兵維持防線完整度。
天賦和裝備系統對守城能力有顯著加成。戰斗型天賦中的防御系技能能提升盾牌兵15%以上的防御力,建議在守城前重置天賦點進行針對性強化。裝備方面優先選擇增加部隊生命值和防御力的套裝,如追獵皮甲系列可有效降低遠程兵種的戰損。當面臨高強度攻城時,可啟用戰爭大廳的駐守功能請求聯盟援軍,援軍兵種以補充主戰場的防御缺口為原則。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提前使用資源產量提升道具確保戰時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