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掌握經濟運營的核心邏輯。木材是第一資源,科技優先升級但要及時轉化為其他資源,食物用于兵種生產和時代升級,黃金主要服務于軍事單位,石頭則用于防御建筑和關鍵據點控制。黑暗時代到封建時代需保持7-12農民伐木,16-18農民保證食物供應,黃金采集控制在2-8農民。城堡時代后需分散資源點并保護黃金礦區,帝王時代前金礦工維持在14-16人。經濟調配必須服務于軍事策略,避免資源囤積,優先將伐木工轉為其他工種農民。
第一個資源區需像首府一樣保護,但城堡中期后應建立前沿軍事基地以分散風險。主力部隊規模建議40-60單位,根據文明特性選擇主戰兵種,如騎兵系適合運動戰和屠農,射手系需配合其他兵種使用,步兵系僅特定文明可作主力。多線作戰時需配置支線部隊(以垃圾兵為主)保護主力和資源點,攻城武器用于攻堅或開辟第二戰場。軍事行動需遵循創造局部以多打少的原則,優先打擊敵方經濟據點如伐木場、采礦營地。
人口管理與科技升級節奏直接影響發展效率。32-35人口時研發獨輪手推車,50-55人口升級手推車,最遲100農民前進入帝王時代。村民閑置問題需通過快捷鍵或建筑指令解決,封建時代農田需保持4-6塊維持穩定食物流。城堡時代第一個城堡應建在資源控制區,帝王時代農民總數控制在100-120(象兵文明除外)。科技樹選擇需與出兵策略匹配,如騎兵文明優先血統和防御科技,步弓文明需盡早研發射手護甲和射程。
困難難度下需減少暫停和存檔依賴,關鍵位置建造城堡可化解大部分攻勢。開局有村民和軍隊的關卡適合快攻,反之則需穩守發展。海戰地圖需優先消滅敵方船塢,陸地戰役要預判AI進攻路線設置埋伏點。資源緊張時可利用僧侶招降敵方高級單位,或派遣小分隊偷取敵方資源。反攻階段優先摧毀敵方城堡、箭塔等防御建筑,再清理經濟建筑削弱其持續作戰能力。遭遇強攻時避免全體村民敲鐘,用ALT鍵精準調度受襲農民。編組系統需熟練運用,軍事建筑編組便于快速補兵,主力部隊編組利于戰術微操。資源短缺時可通過市場調節,注意匯率損耗。殘局階段要計算敵方資源枯竭時間,針對性壓制其最后的經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