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偵探《流言-被吞噬者》未解真相第九章-阿紫之死如下:
阿紫之死這個事件是有結果的,但我總感覺在過程上是有一點含糊不清的,所以這章就梳理一下阿紫之死中存在的問題。我在梳理線索的過程中,得出兩種故事的版本,具體哪種版本更符合故事需要我不清楚,不妨寫出來大家參考參考。
第一個版本:
阿紫在當晚與照照隔門聊天,這時春奈聞到了阿紫的氣味,停留在照照門前很久,阿紫確認誘騙照照計劃失敗,之后返回睡覺,照照凌晨4:30聽到異響出門查看,確認當時阿紫在睡覺并沒有死亡。此后阿紫醒來更改了誘騙目標,在對朱莉催眠過程中被老梁發現打死。后被移尸回大床上,直至清晨被發現。春奈因為曾經晚上知道阿紫在照照門前停留,便懷疑阿紫曾經對照照有不軌行為,被照照所殺。
這個版本只按劇情交代的內容梳理,不添加任何作料。估計也是大家印象中的那個樣子。大體劇情都比較符合情理,最后結果也有定論,好像并不存在太大的異議,那么接下來我說說另一個故事。
第二個版本:
山洞誘騙計劃案是海明威三人組提前計劃好的,計劃的具體分工是老海于當天晚上9點破壞發電機,給阿紫制造機會。阿紫趁著黑暗偷偷誘導照照,并于早上5點左右帶著照照從寢室正門走出,經過暗道下山。老海在暗道Y字型路口原地待命,聽到阿紫和照照走來的聲音便行動,走Y字路口的另一通道,從鐵門進入寢室,趁著大家未醒之際逐一暗殺。阿紫帶照照走出密道后,從山脊小路下山,阿香則開車接上兩人直奔港口做最后交付。但。。。。
我們把故事說回當天晚上9點多,阿紫趁著黑暗開始行動與照照談情。此時的春奈正在睡覺并不知情。與照照交談之后,阿紫認為自己非常成功并滿意離去,等待著5點的到來。阿紫在4點30左右聽到異響,但并不清楚是誰?想要干什么?因為他并不知道佛像就是走私物品,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這時照照也聽到聲音過來,并呼喊阿紫的名字。直到確認阿紫還在睡著,并且腳步聲也遠離之后,偷偷趴回自己房間。阿紫在等待一段時間之后,四周都安定下來,此時馬上要到約定的時間。阿紫起床準備帶走照照,但是走到照照門前卻停足不前,因為他發現越是接近尾聲的時候他越是不舍,因為他從第一眼便真的喜歡她,尤其剛剛的呼喚讓阿紫感受到了照照的關懷,他便陷入了感情與計劃之間的掙扎。這時的春奈醒來,聞到了阿紫的味道,感到有些蹊蹺的春奈并沒有敢打亮僅剩一格電的手機,悄悄爬到門邊想要看下具體情況。但是透過紙門,并不能看出任何物體,但僅憑著敏銳的嗅覺,春奈可以確定阿紫在照照門前待了很久。阿紫這邊則感性戰勝了理性,他決定要保護照照,不惜破壞原本的計劃更改一個沒有提前種草的目標,放棄自己最擅長的外表,采用催眠的方式誘拐朱莉。春奈聞到阿紫的離去便并沒有多想,繼續回去補覺。阿紫在催眠朱莉的過程中,不幸或者說幸運的被習慣早起的中年人發現,用石頭砸死。并將尸體背回大床,順便把染血的石頭放在了寢室正廳的一角。等到大家發現尸體時,香奈回想到阿紫在天黑時的異常,出于對照照的擔心馬上跑去找照照。但當走到照照門前,看到照照的紙門上的漏洞,便腦補了案件經過,認定阿紫對照照不軌反被照照干死的結論。春奈和照照一起來到大殿當中,目睹了阿紫的死狀,照照走出洞口,用雨水清醒了自己,春奈拿紙巾過來,便對照照說了“站在她一邊”的話,而照照的否認讓春奈懵壁了一小會。兩人聊天未果,便打算與幾人匯合。
在看看另外一邊,老梁四人站在遠離阿紫尸體的墻邊,朱莉發現了墻角石頭上的血跡,便選擇坐了上去。等到照照與春奈走過來時,春奈敏銳的聞到了血跡的味道,為什么遠離尸體的這里反而血跡味道更濃呢?于是便判斷出味道的來源是哪里,此時的春奈知道了一切。當照照問出“阿紫就死在那里,你們怎么都不說”的時候,老梁自然不會說,朱莉自然也不會說,余杰有著偷拿證物的行動也不會說,劉玫懷疑自己的丈夫也不會說,而春奈是因為知道了真相,所以沒法說。
劇情繼續,眾人商討無果,余杰發現密道,并著三人沿密道探索,此時在Y字路口等待多時的老海終于以為阿紫得手了,果斷的進入了寢室,但沒想到迎面碰到了身上占有血跡的朱莉。等看到躺在床上的阿紫,海明威便明白計劃失了個大敗,瘋狂的老海便要殺掉梁祝二人。聞聲趕來的照照四人打斷了老海殺人的步伐,他只能跑到寢室深處,在床頭當起了木頭人,這個方法竟然奏效了?救援四人組進入寢室后,老海發現了目標照照,原來照照并沒有逃脫而就在眼前,于是老海便打算強行擄走照照。在大家亡命追逐中,老海終于抓住了照照,但并未想到照照來了個反殺,讓老海不得不與照照一起滾落山崖,在滾落途中,老海盡量保持著兩人之間的體位,保護照照不被撞死。
阿香正好開車趕來,原本接人的她沒想到同伙是以這種方式送照照下山的。反應能力極強的阿香,迅速制定了新的計劃,開車撞向海明威,為了讓海明威躲開,她還長鳴了車喇叭。之后就是之后的事了。
第二個版本故事講述完畢,下面說一下我為什么會推出這樣的故事線。
1.時間線上的詭敘,體現在哪里呢?
這篇故事加上后續的人物對話,時間點非常多,而且時間具體,并且可以相互印證。都有哪些呢?余杰和老梁修發電機的時間是9點半左右,那么也可以推斷出停電的時間在9點之后,不到10點時兩人返回寢室。余杰去找劉玫,老梁去照顧朱莉。余杰離開劉玫房間是在10點半到11點之間。阿紫找照照時間在11點多。老梁離開朱莉時間不明,只知道是下半夜。余杰偷偷采集稀土的時間是4點半,同時照照確認阿紫還活著。以上的時間點給的都比較明確,除了老梁離開朱莉房間的時間。但是總結完之后發現,對于阿紫死亡這件事是毫無用處的,最末端的時間里阿紫還活著,那么前端的時間為什么要給的這么詳細呢?而最應該給出的時間,沒給?那就是春奈聞到阿紫氣味的時間。這個時間是11點鐘的那一次么?請反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不敢確定啊?誰知道阿紫這個夜里來過照照門前幾次?這個時間春奈只能提供在“夜里”。關鍵春奈是一個有能力看到時間的人,第二天有一個鏡頭是劉玫問你們要不要充電?照照說我的沒有了,香奈還剩一格電。為什么在故事線里,要把香奈手機電量設置成還有余電呢?如果香奈的手機也沒電的話,對故事劇情也沒有影響。而且為什么要特意把香奈手機有電這個事,特意表現出來呢?那么我的理解是,春奈在有能力分辨時間的情況下,反而給不出準確時間,與大家都能給出具體時間的情況,做出了反差和對比。襯托出“春奈聞阿紫趴門事件”在時間上可能出現問題。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認為作者模糊春奈時間的原因,可能是有照照提供的時間點作為比較,就不需要再說一次,因為阿紫屬實也在門前了,春奈也聞到了,照照也給出時間了,好像也就不需要春奈再給出一個時間了嘛。但后來我回想起一句話,就是閆昊曾對N說過的“信息不對稱理論”。我就想會不會是大家都知道的信息,而春奈不知道。春奈知道的信息,只有她自己知道呢?這樣的話,有幾處線索就變得有用了。為什么春奈嗅覺很強,但到了最后沒有作用?尤其是對血液味道的敏感。為什么給了那么多無用的時間點,難道只是為了撒點煙霧彈?關鍵是效果很差啊,你給點4點半之后的時間點作為誤導可能還有點用。
對于時間這個事,我認為還有一點考慮進去會比較合理,那就是時差。照照在第一天接到大雁求救的時候就體現出時差問題了?,F在這個故事是第四天的晚上,照照會不會把時間調整為泰國時間?我認為是不會的。原因是在照照故事里沒提到這個事,說明照照也沒把時差當回事。第二點是因為照照提出的4點半這個時間不太合理,時間有點太趕了。如果照照看的是北京時間4點半,泰國本地時間是3點半的話,會比較通順一點。這樣阿紫需要等余杰睡著,余杰也沒有聽到關于阿紫被砸死的一系列聲音,從樹洞信息中可以看出,余杰還在分析是不是小李回來殺的阿紫。所以阿紫的行動是在余杰睡著之后,那么就是本地時間的4點多了。阿紫去催眠朱莉,或者阿紫先站了一會,再去催眠朱莉,都有一定充足的時間。等朱莉被帶走的時間估計要到4點半以后,到達山脊的時間將近5點,這個時間天就蒙蒙亮了。如果推遲一個小時,就是照照所看為泰國時間的話,老海三人組是不會把計劃定到這么晚的,太容易被發現。
2.春奈的描述與照照11點半時的描述有些許不同。
最初只是感覺上兩個描述有點不對勁,但說不好是哪里不對,才給我這樣的感覺。后來反復看了幾次之后發現可能是這里存在問題——聽覺。
在春奈的描述里,是沒有聽覺的。她對照照說聞到阿紫味道,去門口偷看,阿紫呆了好久。樹洞信息上說,我的嗅覺不會出錯。說明春奈是用嗅覺判斷這件事的,視覺可能看不清,或者根本看不到,這點在照照對于黑夜里走廊的描述相符。但是春奈對聽覺沒有提及,說明她什么都沒聽到。如果春奈聽到兩人聊天的聲音,她就不會認為阿紫曾經想在照照不知情的時候偷香。照照在這段描述里曾寫阿紫提起嗓子說,說明聲音不算小了。這里可能是一個歧義點。
3.春奈在后來是知道殺人兇手的。
N為黎明挖坑,并沒有為黎明處理血跡(這是特意提到的哦)。春奈都可以隔著房門聞到血液的味道,那么春奈怎么可能聞不到老梁身上的血液味呢?照照第八章的結尾,是春奈找我去大廳看到阿紫尸體,在這章結束后,樹洞里出現一條信息“當時的氣味應該不會有錯???”顯然是春奈對于照照的否認表示不理解。隨后是N的第八章內容,結束時樹洞里的信息有一條是“我想我已經知道了”。在照照否認之后,兩人就與大家一起匯合了。這個時間出現的“我已經知道了”我認為就是春奈所發。
4.朱莉也早早就知道老梁殺人。
是兇器啊,遇到命案最重要的就是兇器啊兄弟們。老梁用什么砸死阿紫的?老梁后來說是石頭,那么石頭呢?就坐在朱莉屁股底下,還給了兩個鏡頭。
一大早,照照剛出來的時候是先描寫的朱莉,“唯一欣慰的是朱莉身體恢復了,此時也站在大廳里”身體恢復了,站著!然后才看到阿紫尸體。等照照去洞口冷靜完再回來的時候,依然是描寫了朱莉,“看上去還是有些虛弱,她坐在一塊石頭上”。又虛弱啦,坐著!。。加外前后腳的事,裝的唄。
5.凌亂的腳印。
Y字路口雖然說是鏈接著三條路,但是從已知的條件下,小李走過一次,老海走過一次。那么照照他們來時的路,只有小李的一組腳印。通往山脊是一來一回兩個不同人的腳印。通往鐵門是老海一組腳印。這樣的腳印怎么能說是亂呢?唯一解釋通的就是,老海曾經在這里等待,并且以老海的心性,出現了不耐煩的情緒。這個就掀開了他們計劃步驟中的一角。
6.阿香的恰好出現
這個好理解,阿香不可能無緣無故過來,還是開車過來。不會是為了撞老海吧?當然不可能了。這也就掀開了他們計劃中的另一角,重點是開車的目的。
7.老海與阿香的目標。
就是照照,目的十分明確,為了保護照照,老海差點沒磕死。照照這個目標至少在他們二人心中,始終沒變。這個和阿紫有什么關系呢?晚上11點的時候阿紫確認照照不可能被誘拐的話,會不會和組織說一聲臨時有變?打電話也可以,沒信號是好人們的事,壞人怎么可能會沒有信號,信號屏蔽器在小李包包里,包包在最靠近鐵門的房間里。阿紫不知道?不然直接找老海匯報也行啊,阿紫不會不知道老海就在門對面吧?所以這點至少可以證明一個事,就是更改目標是阿紫的擅自主張。
8.誘騙計劃的制定方案。
從洞穴的設計來看,應該是專為真人秀設計的。每期八個人對應八張床,而只有七間房間。這應該就是節目的想要的效果了,注定有一個人是要睡在寢室中間。房間床鋪狹小僅能睡一個人,這應該就是為了防止參演人員兩人同睡一個房間的可能,達到每個房間僅能睡一人的效果。每個床鋪都是干凈的并沒有灰塵。說明在不久之前是有人打理過的,打理的原因自然是要使用它,不然為什么要打理干凈呢?應該就在上一波,斷臂女尸她們在五天前使用過的原因。說明第三天的節目很有可能是需要在這個山洞過夜的?;谡嫒诵愕倪@種設定,給誘騙計劃帶來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單獨的寢室可以有效的分開情侶,給阿紫創造機會,即使遇到與阿紫搭檔的女性不適合做食材時,也有其他目標可以選擇。只要阿紫選擇別人都不想選擇的中心大床,他就可以很方便接近目標。從劇情中也可以看出,阿紫對于睡大床,被眾佛盯著睡也沒有不習慣,可能就是經常在這里睡的原因。
了解了背景情況就能明白,他們的誘騙計劃是經過長期磨合的。只是這次時間要的比較急,走私交付的時間正好是第三場真人秀那天,比計劃提前了一天。所以他們才會炸毀通道,逼所有人在第二場節目結束的晚上直接進入第三場的模式去走。具體環節上文都提到了,這里說一下計劃的時間為什么是早上五點呢?我在開始感覺很奇怪,交付時間比較急,阿紫為什么會浪費一整晚的時間睡覺呢?后來考慮到他們一起逃生時走的山脊是比較危險的,從描述中也可以看出,除了照照外的幾人在下坡的時候也是相互支撐,小心謹慎。如果天黑的話,可能也屬實沒有辦法走。泰國五點天就蒙蒙亮,冬季會晚一些,基本跟國內一樣的。所以具體的行動時間不應該說是五點,而是天剛剛有亮的時候。
9.阿紫會認為誘拐照照的行動失敗了么?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認為行動失敗是我們站在了照照的角度上看問題。那么站在阿紫的角度呢?阿紫說“我們一起退出吧”,照照說“我從來都沒進入過”。我要是阿紫,我都樂瘋啦!我還在考慮怎么勸你和我共赴黃泉,你卻和我說你壓根就沒活過。這自殺傾向完全超出阿紫預期啊。和“我從來沒有愛過自己”有什么區別么?就算照照抽出了手,阿紫會認為照照已經不是最合適的目標了么?他也不可能知道他的一句“看?!北┞读俗约?,對吧?
換個說法,舉個例子可能更好理解這一點。一個男子對女子說“我們以后在一起吧?”,女子抽出了握著的手,說了一句“我以為我們一直在一起。”請問,該女子是答應了男子的追求呢?還是沒答應呢?懂我地意嘶?
再看看阿紫之后的行動,睡覺去了?沒有行動?不就說明阿紫認為自己已經成功,等到吉時,直接拔草走人就OK了啊。如果在11點的時候,阿紫就已經知道照照不可能的話,他是不是需要提前對朱莉種草啊。下半夜那么長的時間里,老梁不是一直都在吧。在計劃的最后一到半個小時里,阿紫去臨時公關一個從未種過草的無意向客戶,而不去拔種了三天草的高意向顧客,這又是為什么呢?
朱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可是那樣的一個人。。。照照和朱莉其實是一對站在極端兩邊的人。照照有多想亡,朱莉就有多想生。照照對于自己漫長無趣又好無亮點的人生充滿著失望。而朱莉對于自己短暫的一生,努力尋找著豐富的體驗和眷戀。所以朱莉根本就不是合適的食材,這點阿紫、阿香和小李都應該有能力看出來。把四個女生擺出來一看,照照還是那個最適合當食材的人啊。春奈?她就算了,語言不通,認你武功再高也奈何不了藏在坦克里的人。所以阿紫做出選擇的依據是什么呢?
總結:阿紫這條線其實早就有發現,寫第一章阿紫身世的時候就考慮要不要一起寫出來,但想深挖一下,盡可能多的找一些可以側證的東西來完善它,所以我最后才寫這章。原因是我認為如果阿紫真的是有如此的劇情的話,他會成為這篇故事中刻畫最好的一個人物,雖然不是主角,鏡頭也少,但是足夠豐滿。從養父母開始,在家庭中得到的關愛多來自于姐姐,直到看著父母自殺時的無知與淡然。從看見比他大7、8歲的照照的一眼情深,到最后為了自己心中愛戀的抉擇,付出生命的結尾。好像都是不惹人注意的灰塵,最后飄落在了無人知曉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