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命令★「基輔戰役」:敗北!天不時 地不利 人不和!如下:
自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 爆發以來,
「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始終認為:
西南方向是德軍 進攻的主要方向,因而把蘇聯紅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
有「西南方面軍」(第5,第6、第26、第12集團軍)、「南方面軍」(第18、第9集團軍)計6個集團軍,6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28個裝甲旅,
由西南方向總司令蘇聯元帥 「布瓊尼」指揮。
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
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 的號令,于1941年6月30日開始從?西烏克蘭?退卻。(從「莫洛托夫防線」撤退至「斯大Lin防線」)
方面軍的任務是在1941年7月9日前以野戰軍隊 占領構筑于舊國界的「斯大Lin防線」,并在這一線組織堅固防御。
1941年7月5日,德軍開始進攻,
在主要突擊方向,德軍 在「西南方面軍」完成退卻和在筑壘地域一線展開前 即已到達。
7月7日—9日德軍 基本突破「斯大Lin防線」,「西南方面軍」退守基輔筑壘防區。
1941年7月11日,德軍 「第一裝甲集群」先遣部隊
在兩晝夜內快速推進110公里,進抵〈基輔〉以西 15—20公里的伊爾片河。
在此,德軍 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 被蘇聯紅軍 阻于基輔筑壘地域的外層圍郭。德軍 從行進間奪取基輔的企圖被打破。
此時,
德軍 在北部戰線 和中部戰線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南部戰線卻相對進展緩慢,
以至于南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突出部中間包含了幾乎整個「西南方面軍」。
蘇聯紅軍 的頑強抵抗和多次反突擊,
使「南方集團軍群」左翼的進攻受到長時間的遲滯
「德軍統帥部」被迫決定從〈莫斯科〉方向
調來「中央集團軍群」的一大部分兵力:
魏克斯 第2集團軍和古德里安 第2裝甲集群
用來對付「西南方面軍」。(危?。?/p>
1941年7月16日,
德軍 「中央集團軍群」攻占了〈斯摩棱斯克〉,
隨即便調遣「古德里安二裝集」南下,去支援南方集團軍群。(古德里安本人怒不可遏)
1941年7月21日,
「德軍統帥部」下令加強蘇德戰場南北兩翼的攻勢
(元首認為〈列寧格勒〉和〈基輔〉更加重要)
并從北、南兩面沿?第聶伯河東岸?對「西南方面軍」進行深遠迂回。
「中央集團軍群」古德里安 的第2裝甲集群
在第2集團軍的掩護下,從圖比齊夫斯克 以西渡過杰斯納河 向南挺進,
直插〈基輔〉后方的〈羅姆尼〉;
「南方集團軍群」克萊斯特 的第1裝甲集群
則在第17集團軍的牽制和掩護下,從第聶伯河 河灣上的克里門巧格 向北進攻,
他們將與「古德里安」在〈羅姆尼〉附近會合;
與此同時,南方集團軍群的第6集團軍向東運動,試圖圍殲〈基輔〉的重兵集團。
德軍 深遠的正面突擊和隨后的翼側突擊,
把「西南方面軍」割裂成了幾個孤立集團。
——————————————————————
在〈基輔西北處〉的方面軍右翼的第5集團軍,在科羅斯 堅筑壘地域陣地戰斗約一個半月,以其行動牽制德軍共約10個師。
第5集團軍對直接進攻基輔的德軍集團翼側實施的反突擊,大大改善了守城蘇聯紅軍的處境。
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指示,第5集團軍在1941年8月下旬退守〈基輔以北〉新的防御地區。
「西南方面軍」第6、第12集團軍以及
「南方面軍」第18集團軍一部共20個師在〈基輔西南〉、方面軍左翼進行苦戰。
他們在8月3日—8日的烏曼戰役中被擊垮,之后建制不全的6、12集被編入「南方面軍」。
8月5日,德軍 攻破基輔“外圍防線”,
8月6日,德軍繼續進攻,〈基輔〉危在旦夕!
蘇軍 新組建了「第37集團軍」,在〈基輔南翼〉展開反攻,雙方在基輔的“第二道防線”展開了12天的拉鋸戰。
1941年9月12日,
「第一裝甲集群」從該登陸場向盧布內 總方向發起進攻,蘇聯紅軍 此時面臨被合圍的危險。
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
為保存蘇聯紅軍 有生力量,不顧被送上軍事法庭的危險,自行下令部隊全線后撤。
但這一命令卻很快被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給撤銷了,(鋼鐵慈父微操上線)
「蘇聯紅軍最高統帥」反而要求「西南方面軍」要實施更加積極的戰術,對德軍 發起反攻。蘇聯紅軍錯過了最后時機。
1941年9月14日,天空放晴,
「古德里安」與「克萊斯特」的一二裝甲集群在〈洛赫維察〉會師,西南方面軍[共4個集團軍,即第21(1941年9月6日編入)、第5、第37、第26集團軍],超過53萬人徹底陷入了合圍。
1941年9月16日,
蘇軍終于下達了「西南方面軍」撤退的命令。
但為時已晚。
此時的「西南方面軍」下轄第5、21、26、37四個集團軍,這四個集團軍將從三個方向 突圍:
第21集團軍向〈羅姆尼〉方向突圍,
第5、37集團軍向〈洛赫維察〉方向突圍,
第26集團軍向〈盧布尼〉方向突圍。
自9月16日起,德軍 以第2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為主,對被圍的蘇軍「西南方面軍」發起圍殲作戰。
「西南方面軍」的部隊迅速被德軍分割包圍,陷入了一片混亂。
僅部分軍隊得以分成小群 撤退,共有2萬官兵最后得以突出德軍重圍。
直到9月26日,「第37集團軍」的最后一支部隊在包圍圈中央的亞戈京 停止抵抗,
基輔戰役宣告結束。
——————————歷史——————————
「基輔戰役」指:1941.7.7日——1941.9.26日發生于〈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戰役空前慘烈。
根據目前的資料,基輔包圍戰中,
蘇軍傷亡約16.4萬名士兵,超過66.5萬名士兵被俘,德軍的傷亡人數在15萬左右。
這場戰役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殲戰,只有小股蘇軍逃離了這個巨大的包圍圈。
盡管「蘇聯」方面認為:基輔戰役成功拖垮了德軍“巴巴羅薩”行動前期的攻勢,但無論如何,擁有超過70萬名精銳士兵的「西南方面軍」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里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不是單純的一句拖延德軍進攻即可解釋的。
斯大Lin 沒有接受 朱可夫 在7月末提出的放棄基輔建議,并作出了一系列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了這場災難。
————評價摘自“百度”
(最后,創作不易,點個贊吧,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