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恐怖的恐怖文字游戲底層邏輯:認知,薛定諤的貓如下:
有這樣一種鬼:一個以前看到的故事。
一個人要被處刑了,然后劊子手對那個說:喊一二三你就跑,這樣你就不會死。
然后喊了之后,那個人真的跑了,劊子手也砍了他的頭。
多年以后劊子手又遇到了那個人,驚訝的說:你不是已經死了嗎?
然后那個人忽然一愣,就真的死了。
我感覺靈感應該是這個吧。
底層邏輯就是認知:首先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主角處于一個將死未死的狀態。
先說結局:
睡覺:閉眼,不看,所以不知道。然后“活”了下來。
下樓:沒有和“鬼”照面,然后“活”了下來。
上樓:沒有和“鬼”照面,不去回憶,然后活了下來。
回臥室:“活”了下來。
浴室:這個我真的覺得就很有靈性了。
空白的選項,不同的結局。
這不就是開盲盒,看那只貓嗎?
一個“活”下來,一個活下來。
結局說完。
說說怎么死的。
首先,我們從在門口彎腰往下看,可以看到一雙腳往外走去。(民間說法:通過胯下,可以看到平時看不到的)
一雙腳往外走去,這個動作主人公好像也做過。
再從睡覺這個結局可以推出,“鬼”是主人公自己的一種狀態。
確定了這一點。來看死法:回頭看“鬼”死,因為看到了自己。
睜眼看“鬼”死。
臥室開門死。
這些都是看到了“鬼”。
(不知道大家這里有沒有一個疑問,主人公先出門再回臥室,然后活了下來,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我一開始也懵逼,但通過“一雙干枯的腳往外走”這一點推出,“鬼”的行動是和主人公有關聯的,可以理解為,你出去了,然后“鬼”還在里面,然后你又回去了,然后“鬼”出去了,然后關門不開門,“鬼”行動比主人公慢一拍。)
回憶死:回憶認知到了自己已經死亡的事。
浴室死:門關了,誰關的?“鬼”,再從鏡子出來的手可以推出,接下來再待著,必然會見到“鬼”,然后嘎。
所以你不能遇到“鬼”,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誰他喵覺得遇到“鬼”能活啊?
但其實不是,底層邏輯不同決定了求活的方式。厲鬼和這種“鬼”還是不一樣的。
比如結局:睡覺。
怎么死的說完了,再說“活”和活。
很簡單,主人公當前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唯心的世界,換句話說,是自己的腦海。
現實世界中他確實遇到了危機生命的危險,需要意志抗過來。
結局:睡覺,下樓,回臥室,浴室照鏡子。
這些,都是會讓你現實世界嘎的情況,大概率是成為植物人,但為什么主人公會感覺自己活著呢?
因為“認知”,他當前處在自己的腦海構建的世界,只要他認為世界正常,那世界就是正常的,某種意義上,遇到“鬼”會死,就是世界觀崩塌。(樓道只有他在的地方有光。)
結局:上樓,破開浴室。
這些,就是挺過來了(睡覺的時候被魘住的感覺大家有過嗎?如果你積極應對,就會醒過來,反之難受的要死。)
但上樓應該也還是半死不活,真正活的只有破開浴室,破開束縛。
所以玩這個游戲要做的是:積極應對,然后不要去做和回憶認知有關的事情。
存活率大概1/3,和浴室選項差不多,三個空白,兩個照鏡子,一個破開浴室。最后能不能活過來真的是一個概率事件。
大膽推測一下,你可以閉著眼睛在“鬼”面前跳一段舞,還不會有事情。
但其實并沒有卵用,因為真正想活過來還要精神上的突破。
換句話說,你要有那種殊死一搏的狀態才可能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