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GameRant近日發文,對卡普空旗下經典游戲系列《生化危機》中各代作品對卡普空自身以及整個游戲行業的貢獻和影響力進行了排名。
文章指出,卡普空多年來開發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游戲,而《生化危機》系列無疑是其中重要的潮流引領者。
文章分析了系列各代作品的演變,并基于它們對游戲設計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了排序。
以下是排名:
6.《生化危機:啟示錄》(ResidentEvil:Revelations)
該作最初在3DS平臺發售,引入了“章節式”的游戲理念,將戰役內容分割成更短的章節。這種設計理念影響了其續作《生化危機:啟示錄2》以及其他章節式游戲的開發。
5.《生化危機》(2002年版)(ResidentEvil(2002))
這款作為GameCube獨占發售的重制版,被譽為“重制游戲應有的樣子”的黃金標準。它在保留原版精髓的同時,加入了新的內容且毫無違和感,為卡普空后續的重制作品(如《生化危機2、3、4》重制版)以及其他開發商(如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最終幻想7》重制版、EA的《死亡空間》重制版)樹立了榜樣。
4.《生化危機5》(ResidentEvil5)
該作是主線系列中首次大規模引入合作玩法??死锼古c新角色謝娃的搭檔,以及玩家之間交換物品的設計,為恐怖游戲中加入合作元素提供了成功范例。
3.《生化危機7》(ResidentEvil7:Biohazard)
該作開啟了系列的新時代,將視角從第三人稱切換為第一人稱(主線系列首次),受到《P.T.》的影響,開創了第一人稱生存恐怖游戲的新潮流。
2.《生化危機4》(ResidentEvil4)
該作是系列一次重要的革新,重新定義了生存恐怖類型。其越肩式第三人稱視角影響了許多后來的第三人稱動作/恐怖游戲,如《死亡空間》,甚至包括《戰爭機器》等非恐怖射擊游戲。
1.《生化危機》(初代)(ResidentEvil)
盡管《鬼屋魔影》等游戲早于它,但1996年發售的《生化危機》初代是整個系列乃至整個恐怖游戲類型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它獨特的解謎、回溯探索、坦克式操作(轉向與移動分步執行)和射擊機制的結合,使其成為恐怖游戲的標桿,影響了90年代PS1時代的眾多恐怖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