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是病逝的。李嚴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是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諸葛亮五出祁山時,李嚴因運糧不繼而被貶,但一直企望諸葛亮會再次起用他。在公元234年,李嚴聽到諸葛亮去世,想到自己已經失去了復官的機會,激憤發病,因而去世。
三國李嚴的結局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年輕時候為郡中專業吏員,以才能著名。荊州牧劉表帶他去郡中就職。曹操進入荊州時,李嚴正為秭歸縣令,所以西往奔蜀,劉璋用他為成都縣令,又獲得了聰明能干名聲。
劉備軍隊攻打綿竹時,劉璋任命李嚴守綿竹抵擋劉備。他與黃忠戰斗了40多輪,沒有輸贏。在被孔明安排黃忠欺詐和失敗包圍后,他投降了。
小說《三國演義》中,李嚴在押運糧草時因下雨道路泥濘而推遲了時間。李燕押送糧草,由于天氣原因道路泥濘,浪費了時間。為了逃避責任,他責怪諸葛亮北伐,迫使諸葛亮退役。因此,他受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移到梓潼縣(四川梓潼)。公年234年,諸葛亮因病逝世。李燕得知這個消息后,認為再也沒有人能起到自己的作用,于是因憤怒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