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今天(3月9日),芭比娃娃正式問世,作為美泰公司旗下的重磅玩具系列,芭比娃娃是20世紀最暢銷的玩具人偶,為無數女孩子的童年帶來了無比歡樂的回憶。
作為如此之大的IP,芭比娃娃自然也是很早就打算通過游戲這個新興的娛樂形式去拓展自己的用戶群體。于是在1991年,由imagineering制作,HI Tech Expressions發行的同名平臺動作游戲《Barbie》在FC平臺上亮相登場。
魔幻至級的劇情
哪個女孩不想讓自己美美的呢?
在《Barbie》里,你將會扮演主角芭比,穿過三個不同的游戲世界,去找到用來參加舞會的魔力衣裝與飾品。游戲中的三個世界,就是三個關卡,這三個關卡各有特色,在商場世界,你要為了獲得芭比硬幣而瘋狂購物。
最終在關底許愿池前,小鳥會為你送上一件美麗的粉色禮服。
過關獎勵是漂亮的小裙子
接著你會前往水下世界,在那里你將會變身成一條美人魚,通過海豚的幫助找到一條絢麗的珍珠項鏈。
誰還不是個漂亮的小美人魚了
最后,你將穿越到1950年代的蘇打商店,在這里,你需要收集音樂唱片。并用它產生通往天空的樓梯,以收集到最后一件物品:一雙閃亮迷人的高跟鞋。收集完畢后,你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小屋,把自己收拾的美美的,然后去見自己的心上人啦!
看這價格,水深火熱的美國人民
略顯詭異的畫面
與游戲面向小女孩的定位似乎有些不一致,《Barbie》的畫風看起來則有些詭異,在游戲屏幕里,芭比十分高大,能占據整個屏幕的接近二分之一,但與周圍的某些物品相比則又顯得有些嬌小。
巨大的飲料管
尤其在獲得某些道具后,芭比還會進入忽隱忽現,一閃一閃的狀態,使得整個畫面略顯詭異。或許是受限于FC的機能。在切換場景,比如進入boss戰或者隱藏房間時,整個游戲畫面會突然變成暗色調,加上不斷重復的8bit音樂,使得整個游戲看起來更像是一部兒童邪典。
暗紅與暗綠,看起來很詭異
相當有趣的玩法
眾所周知,市面上大多數的芭比娃娃類型游戲,都是以女孩換裝為核心玩法的。但這款《Barbie》卻采用了橫板平臺動作加上部分解密作為游戲的核心玩法。
原來,根據發行商HI Tech Expressions的研究數據顯示,女孩們似乎更喜歡動作游戲和解密游戲。但畢竟是面向女孩子的游戲,動作歸動作,血腥暴力還是不可取的。于是在游戲中,你將會面對到大量的非生命體敵人,例如網球拍,鞋子,披薩,爆米花等等。
第一個敵人就是網球拍
面對這些敵人,你需要用跳躍躲避他們的攻擊。并且在游戲的設定中,芭比所在的游戲世界,其實是芭比的“夢境”。
你在做夢
因此,即使被敵人或陷阱擊中,你所收到的懲罰也是使是自己的“夢”醒來,以此來代替傳統動作游戲中血條的存在。而游戲中的攻擊手段,則是通過手上的魔力手鐲,向小動物們發出一種“求助指令”(可以理解為子彈)使他們幫助你進行攻擊或者解密。
血條就是ZZZZZZZZ,而武器賊似黃色的水晶狀四邊形
而在面對boss時,你則需要通過靈活的走位以及魔力手鐲的力量,將boss解決。
甚至還有BOSS戰
玩起來到底咋樣?
說句實話,《Barbie》的游戲體驗相當不好,畫面并不流暢,角色的行動尤其緩慢,流程過短,整個游戲也不過只有三大關,難度也很低,游戲時長不過在一小時以內。
動作十分遲緩
在Justine Cassell所寫的《從芭比娃娃到真人快打:性別與電腦游戲》一書中,她認為這款游戲本質上是針對男性玩家設計,而僅僅在游戲皮膚上進行修改以滿足女性玩家,卻不顧她們對于游戲有著不同口味。Cassell還提到美泰總監只是對表面的視覺外觀感興趣,而將游戲的機制和制作交給第三方去制作。
而游戲媒體人Seanbaby更是將本游戲列為他的20大“最糟糕的NES游戲”第六位。對此他寫到:“不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個男孩;這個游戲真的真的很糟糕。”
所以,或許平臺動作游戲真的不適合芭比娃娃吧。
參考資料:
Wikipedia《芭比娃娃》(1991年游戲)